中国供热网报道:郑州,正加快脚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人民至上的理念如同春雨润物,至广至细。
“十三五”期间,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心系群众,紧紧围绕“为城市供热,为百姓暖心”,立足供热主业深化发展,创新构建“大热源、大联网、大调度、大客服、大维护”五大相互辅助和谐互补的供热体系,显著提升各类供热资源的整体协同机制,推动郑州市集中供热事业实现连年跨越式发展。
2019年根据河南省、郑州市落实决胜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工作安排,经郑州市国资委批准,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并于同年12月24日在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正式改制为“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热力”)。
改制后,公司紧密围绕集中供热主业,在供热设计、工程建设、供热设备、自动化工程、资本运作等市场领域持续发力,保持业内领先地位,同时,进一步拉长与完善产业链条,在市政工程建设、供热装备制造、远程检测控制等相关领域不断尝试,逐步实现企业多元化的战略规划。
城市成长 供暖扩容
伴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郑州市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2020年郑州市生产总值超过1.2万亿元,进入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20强。与此同时,这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也如雨后春笋,显示出勃勃生机。
城市在“成长”,城市集中供暖服务也日新月异发生着变化。
截至2020年年底,集中供热入网面积达18286万平方米,同比“十二五”末增长了87.18%;实际供热面积100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87.87%。
在“十三五”期间,郑州热力立足供热主业,紧密围绕“大热源、大联网、大调度、大客服、大维护”五大格局,多向发展齐头并进,不断增强企业综合运营实力,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为企业源源不断注入新的能量。
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供热联网稳定高效。“十三五”期间,豫能电厂、裕中电厂二期两条“引热入郑”长距离输送热源相继建成并网运行,为“大热源”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实现全市联网供热提供有利条件,配合主城区内多座燃气热源厂,有效提升了“大联网”整体实力。结合郑州市市政道路规划建设情况,加大力度同步敷设供热管网,先后实施了郑州市建成区热网全覆盖工程、南郊热源厂配套热网工程,以及常西湖区等多个新规划区域的热网项目。五年累计新建热网398.39×2公里,改造老旧热网129.68×2公里,热网总里程达1421×2公里,已形成三环主干热网,正在打造四环主干热网。
依托“大热源”建设项目的逐年实施和“一城一网”供热主体框架的不断完善,联网供热逐步向更大更广的新格局升级,实现了跨区域联网供热的“西热东送”“南热北送”,盘活了全市供热资源,多热源联网供热实现了质的飞跃。这种城市热网布局把各类热源纳入一张网,提升了供热资源综合效率和运行管理水平,保障了供热质量,对实现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城一网”供热主体框架的发展理念是根据未来郑州市发展战略规划布局,打破传统城市集中供热理念,在同行业中率先实践,已成为郑州市实现清洁供热转型升级的独特优势。一是建成两座“引热入郑”长距离输送热源,裕中电厂、豫能电厂相继并网投运;二是结合郑州市政道路建设同步新建供热管网,强化管网承载能力,目前建成区供热普及率达90%以上;三是在常西湖区等重点区域规划新建热网,逐步向四环周边延伸,扩大热网覆盖范围;四是加大老旧热网改造力度,结合郑州市“一环十横十纵”城市道路综合改造工程对市区内老化热力管网进行改建,消除潜在安全隐患,提高供热管网整体运行稳定性;五是积极开展郑州市老旧小区供热设施改造工程,通过更换管道、保温、阀门,加装调控设施等手段对小区老旧供热设施进行改造,增强老旧小区供热设施安全性。“十三五”末,全市供热“一城一网”已具规模,有效实现了1+N格局(即一个大管网,N个热源),同时为公司调度系统灵活调配热源输送能力,提升供热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联网供热机动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精细管理 清洁高效
近年来,郑州热力建成智能化的集中供热生产指挥调度系统,通过对供热管网、热力站加装远程监测监控设备,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实时进行热网监测、远程调控、生产调度指挥。
结合日渐完善的城市供热1+N格局,公司调度系统成功做到“西热东送”“北热南供”,实现了全市供热一盘棋的“大调度”。2017年,与浙江大学合作构建智慧供热仿真运行系统,主要目的是针对郑州市复杂的供热系统,建立与实际供热管网结构一致的机理模型,实现高精度仿真计算,达到模仿实际运行、构建最优运行方案、提升供热系统及供热质量的目标,从而实现供热系统自感知、自分析、自调节的智慧化运行。2019年9月,“智慧城市供热系统仿真分析与调度控制平台”顺利通过住建部科技示范项目验收,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科学精确运用集中供热调度系统的另一个明显优势就是生产运行指标的优化。通过实施精细化平衡调节等手段,公司将精细化生产管理延伸到供热运行的各个环节,用户室内温度标准由原先技术规范规定的18℃±2℃提升至不低于18℃,且各项能耗指标实现稳定提升。2019年,在中国城镇供热协会七届五次大会上,郑州热力被评为全国供热行业能效领跑者,燃气锅炉热源效率全国排名第二,郑州市集中供热系统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三大城市集中供热系统。
均衡配置城市热源布局,全面实现清洁供暖。“十三五”期间,郑州热力针对郑州市热源不足、热源分布不均衡的特点,结合各建成区用热发展趋势,有的放矢地分别筹建了不同类型的清洁热源项目,为更好地提供优质的供热服务创造条件。
荥阳国电“引热入郑”隔压站建设
实施“引热入郑”“煤改气”,推动“大热源”体系再升级。2016年完成了二马路热源厂“煤改气”项目,有效解决了火车站区域的清洁供热问题;2017年年底完成豫能热电厂“引热入郑”项目,替代原新力电厂,解决了电力围城问题;2018年完成郑东新区热源厂“煤改气”项目,首次应用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谋求突破;2019年开工建设北郊热源厂二期、港北热源厂二期扩建工程,满足该地区逐年增长的用热需求;2020年裕中电厂二期“引热入郑”项目正式投入使用,为郑州市区引入1200兆瓦外部热源,有效缓解全市供热缺口;同年,紧急筹备建设的商都路热源厂10台58MW燃气锅炉投入供热运行,正式替代郑东热电厂保障东区供热;同年,高新区隔压能源站基本建成,替代已关停的泰祥热电厂向高新区供热。
在有效缓解全市集中供热供需矛盾、推动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最大限度地服务民生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全市已形成热电联产为主导、燃气锅炉为调峰的供热模式,集中供热已实现无燃煤,热源结构清洁高效。截至2020年年底,公司能源结构中热电联产占比55.9%,燃气热源占比43.7%,新能源占比0.4%。
不仅实现了集中供热无燃煤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还完成了所有燃气锅炉房的低氮燃烧改造,使燃气锅炉房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由原来的100毫克/立方米降至30毫克/立方米,并将所有燃气锅炉与市环保监控平台联网,实时监控氮氧化物排放状况,既保证了供热服务的民生任务,又较好地完成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环保目标。
笃定创新 夯实基础
以国内首个“智慧供热”项目为引领,成功实施了大温差供热机组、箱式移动换热站、智能化热力站及安防系统、燃气锅炉烟气回收系统、远程开阀等科技创新项目。
公司自主研发的箱式移动换热站获得国家专利,之后又设计出“郑鼎楼宇机组”。此类机组环境适应强,实际应用成效显著,为老旧小区加入集中供热,解决分众化用热需求提供了新的选择。研制模块式板换保温装置,进一步降低热力站热损耗,实现节能降耗;通过调整更换板换内部分板片的方式对热力站板换进行改造,解决空调地暖采暖方式的二次供温度低于一次回温的现象。
在“引热入郑”长输供热管线建设中,大胆应用一系列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保障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管网寿命,提升了管网的科技含量。在豫能热电厂“引热入郑”配套管网建设中首次应用管道内防腐减阻技术,在防腐的同时有效减少管道运行中的比摩阻,在实际运行中实现减少水泵电耗30%以上,节能效益显著。裕中二期百万机组“引热入郑”项目配套管网是世界首条DN1600大口径长输供热管网,采用了世界首台DN1600直埋保温波纹补偿器、DN1600热网蝶阀等领先技术。
“引热入郑”项目配套管网是世界首条DN1600大口径长输供热管网
不断扩大清洁能源供热试点的范围与规模,推广应用燃气模块化供热机组,进一步完善多能互补、绿色高效的清洁供热体系。2020年3月,河南省科技厅正式批复郑州热力建设“河南省清洁供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国内首个集中式大温差机组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十三五”期间,郑州热力先后完成大修技改项目累计1981项,投入资金近2.9亿元,涉及1500多个小区。整合升级改造老旧小散换热站,完成全改站64座,其中大温差机组站16个。吸收式大温差机组技术于2016年引入应用,已陆续实施16个热力站改造项目,最大覆盖供热面积达125.53万平方米,有效增大一次网供回水温差,从而提高二次网供热能力,大幅改善二次网运行工况,改善原有供热效果,提高热力站所在区域供热质量。圆满完成驻郑央企、省企、市企共计73个集团、233个小区、1748栋楼的“三供一业”供热设施移交改造任务,涉及741.42万平方米、82464户居民。按照郑州市政府关于新力外迁自供用户并入集中供热管网统一运行管理的要求,郑州热力完成493.75万平方米、57947户居民的设施改造任务,解决了因管网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泄漏事故频发等顽疾,保障了该部分用户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用热。完成26个、79.0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供热设施改造工程,保证了供热区域内各设备安全平稳运行。1659套高集成供热机组、523套“一补二”装置应用于新建、改建热力站,提高了供热机组的集成度和保障性。
热网监控系统热力站点数量从1491个增加到2620个,其中监控站点数量从1383个增加到2569个,监控覆盖率增长到98.05%,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管理,为“一城一网”热网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撑。本着应改尽改的原则,累计改造老旧管网129.68×2公里,提高管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019年开始尝试非运行期每月启动一次冷态循环,提前消除供热系统隐患,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各项扎实有效的提升手段,实现了集中高效的“大维护”,保持供热运行安全稳定。
提升服务 惠及百姓
“十三五”期间,郑州热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供热暖身,服务暖心”的阳光服务品牌,在为用户服务方面奏响了从“线下”到“线上”、从“被动”到“主动”、从“后置”到“前移”、从“同步”到“抢跑”、从“持续”到“优化”五部曲,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民服务周到贴心
根据优化营商环境要求,郑州热力通过“减、放、并、转、调”等手段,全面梳理用户报装事项,调整压缩报装流程,不断升级报装系统。2017年2月,新用户报装系统完成部署上线。2018年,进一步完善用户报装系统,实现7个工作日零跑腿办理、用户信息变更即时办结。2019年,结合《河南省简化水气暖报装专项行动方案》,对报装系统各环节进行合并、精简、优化,11月又根据《郑州市工程建设项目供热报装改革实施方案》将用热报装整合为报装申请、专项验收、开阀通暖三个环节,总时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中小微项目两个环节、总时长不超过2个工作日,并同步在报装系统中完善了设计辅导、报装方案编制、施工辅导等功能。
2021年,按照能减尽减的原则,全面优化整合用热报装流程,将申报材料精简为1份,报装环节压缩为申请受理、勘验开通2个环节,时限控制在3个工作日以内,形成1张表单、2个环节、3个工作日的报装“123模式”。以便民利企为出发点,郑州热力全面梳理、细化集团个人事项,利用“互联网+服务”等手段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趟,建立标准清晰、流程规范、自由裁量权小、“一网通办”的高效、透明、统一的办理流程,拓宽用户“零跑腿”实现途径。
2019年郑州热力微信公众号全面升级,除在线缴费、查询户号等基础服务外,新增供热用户报装、信息变更、竣工验收、用热开阀、漏水报修等服务模块的端口嵌入。关于整个供暖用热流程前、中、后期各项服务事项的问题,都可以在“郑州热力”公众号实现“一站式”解决,让用户零跑腿或者少跑腿,实现便捷高效掌上办的数据服务。除“郑州热力”微信公众号,也可通过“河南政务服务网”、“郑好办”App和“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官网等线上多种途径,多种选择办理供暖业务。从关切终端用户需求入手,将用户需求量大、关系密切的7个高频事项纳入郑州“公民个人一件事专区”,目前已实现“一网通办、一次办成”。紧跟现代数字多媒体多领域应用,积极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功能。
目前,企业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为374335人,用户自助查询户号484004次,查询交费金额239597次。扩充客服中心热线座席并增设分公司客服座席,使座席由原来的21个增加到45个,数字光纤由原来的60路增至90路,开通215部片区电话,供热服务专管员可直接受理用户来电。
结语:“十四五”期间,郑州热力将继续走清洁供暖道路,通过持续巩固热电联产主导地位、继续增强区域燃气锅炉调峰能力、多渠道提升新能源与分布式清洁供热的发展后劲三个主要渠道,做好供热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面提升整体供热能力,为全市供热事业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结合外围热源入郑,统筹好市区输配热网布局,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构建“城市大脑”生态系统,推动热力大数据融合运用。优化线上线下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建立良好的服务后台支撑,搭建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效果,进一步提高用户在服务体验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用户满意度。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